閱讀歷史 |

第八十六章 此子心機竟然如此深沉 (第1/4頁)

加入書籤

早朝結束後,不少人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今日的早朝讓不少的官場上的老油子都有些看不透了,處處都透露著詭異二字。

先是劉觀,突然難,跳出來彈劾了不少人。

然後又是蘇澤自己彈劾自己,拉了不少人下水,更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索性之後倒是沒再鬧出什麼么蛾子,沒有牽連更多的人。

可這也足夠駭人聽聞了,一日之間,因為貪汙受賄,下獄官員過一百人,說是永樂朝最大的貪腐案也不為過。

其中吏部是重災區,上至侍郎,下至小吏,皆有人貪汙瀆職,欺君罔上。

順天府更是從上到下,一個不落,統統下獄了。

吏部尚書蹇義臉色十分難看,吏部在他手底下出了這麼多貪官汙吏,他難辭其咎。

雖說陛下沒有怪罪他,可他也覺得臉上無光,散朝之後便臉色陰沉的疾步走向宮外。

與之相比,劉觀可謂是春光滿面,一臉得意。

他今日可算是長足了臉面,一口氣查出來那麼多貪官汙吏,算是不小的功勞了。

只是得意過後,劉觀心中難免有些擔憂。

無他,他屁股底下也不乾淨,收受賄賂的事情他也幹,不止是他,朝堂上很多人都在做。

他這次雖然在陛下面前立了大功,可也得罪了很多人。

這次得罪了這麼多人,萬一被誰記恨上了,日後在背後抽冷子給他來上一下子,他也得進去吃牢飯了。

劉觀見蹇義腳步匆匆,神色陰沉,心中咯噔一下,這別不是把蹇尚書給得罪死了吧?

劉觀想了想,顧不得都察院那些御史的恭維奉承,推開眾人,連忙快步跟上蹇義的步伐。

他還得為自己緩頰一番,免得因此得罪了這位吏部天官。

蹇義可不是一般人,此人深得朱棣信任,在朝野上的名聲也是極好的,又身居高位,由不得劉觀不重視。

紀綱都因為御下不嚴進了詔獄,可吏部同樣也出了那麼多貪官汙吏,瀆職之輩,陛下卻沒有責罰,由此可見陛下對蹇義有多倚重。

“蹇大人,留步!”

劉觀追上蹇義,氣喘吁吁的叫停了蹇義。

蹇義駐足轉身,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不知劉大人有何賜教?”

蹇義的語氣算不上好,他本就不喜歡劉觀的為人,兩人就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再加上今日這麼大的事情,劉觀居然沒和他通氣,他對劉觀自然沒有什麼好臉色了。

按理說,都是官場同僚,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總該留點餘地。

倒不是說劉觀彈劾錯了,這本就是都察院的本職工作,蹇義也不會因此遷怒劉觀。

可劉觀千不該萬不該,將事情做的這麼絕。

一般來說,若是彈劾某部堂的人數過多,都察院都應該與該部堂主官知會一聲,部裡面先自查一番,好歹讓部堂主官在陛下面前有個交代,不至於矇在鼓裡。

他劉觀也曾在禮部當過主官,這點潛規則心裡應當門清才是,結果這次把事情做的這麼絕,自然有些得罪人了。

劉觀也自知理虧,連忙解釋道“蹇大人,不是在下不想先知會你一聲,實在是時間來不及。”

“那些賬本和證據,在下也是在臨上朝前才收到的。”

“若是一般人送來的,在下不會如此著急,關鍵是送賬本來的人身份不簡單,容不得在下拖延。”

蹇義臉色稍緩,若是這樣,那倒是怪不得劉觀了。

“送賬本來的是誰,讓你如此慎重對待?”

劉觀左右張望了一番,眼角餘光瞥向了後方不遠處的跟在太子身邊的朱瞻基。

他也不敢明著說,畢竟那是皇太孫,可為了不得罪蹇義,他還是為自己開脫了一番。

這事不能怪他,他也是被逼無奈,皇太孫讓他做的,他能怎麼辦?

蹇義順著劉觀的目光望去,心中瞭然。

難怪,他就說劉觀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平日裡一年到頭都查不出來什麼,今日怎麼突然一口氣揭彈劾了幾十號貪官汙吏。

原來是太子和皇太孫的關係,若是如此他倒是不意外了。

太子和皇太孫差人送去的,劉觀如此慎重倒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是其中還有些疑問,太子和皇太孫從哪裡來的如此詳細的賬本和證據?

要知道,這些東西可不是想拿就能拿到的。

誰會那麼傻貪汙受賄還留下來證據?

蹇義有些疑惑,但他倒也沒和劉觀多說,只是嘆了口氣。

“罷了,也是本官失職,回去就徹查吏部上下,爭取將功補過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