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一章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朱棣心情複雜地離開了茶攤,一路上深思著什麼。

非是他沒有容人之度,而是涉及到朱瞻基,難免會有些關心則亂。

朱瞻基和蘇澤認識了可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這些年經常廝混在一起。

皇太孫是什麼,是國本,當初奉天靖難也有因為這個孫子的原因。

正是這個“好聖孫”的出生才讓他下定了決心。

要說朱棣對朱瞻基的愛護,恐怕無人能出其左右。

因此在朱棣很擔心朱瞻基被蘇澤給矇蔽了,或者乾脆點說,就是被蘇澤帶歪了。

一個三年時間將清風縣這個貧瘠小縣城的人。

一個能讓清風縣的訊息三年不外洩的人,一個能讓那麼多天南地北的客商不洩露此地訊息的人。

會像之前在縣衙後院表現得那麼簡單嗎?

尤其是清風縣百姓對蘇澤的愛戴之心,更是讓朱棣有些憂心仲仲。

三年時間罷了,能讓這麼多人如此真心愛戴,擁護,甚至盲目崇拜,僅僅只是因為幾個外鄉人說了幾句不是,便要大打出手。

這樣的人一旦身居高位,是否會威脅皇家的統治呢。

為何史書上的皇帝都喜歡寵信奸臣呢,因為好控制,一旦皇帝不寵信他了,他還有什麼權力呢。

當然,這說的是那些手裡沒有實權的奸臣。

朱棣一邊走,一邊注意著細節,越是細細深思下去越是有些心驚。

此地百姓簡直對蘇澤是崇拜的無以復加,隨時都能聽到這些百姓將蘇澤掛在口中。

張口就是蘇縣令說什麼什麼,閉口便是蘇縣令如何如何。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當年奉天靖難也不是如此嗎?

一呼百應,百姓們紛紛支援,軍中更是大部分人全都擁戴他。

因為他朱棣在軍中的威望足夠高,燕王妃還是中山王徐達的長女。

即使他如今已經貴為九五之尊,此時也不敢說上一句,北平的百姓真就如此地百姓一般愛戴他。

也許更多是畏懼和敬重?

朱棣一路沉默寡言,他能看出來此地百姓皆是真心實意的愛戴蘇澤,那種刻進骨子的敬重是演不出來的。

不僅如此,他還讓人去打探了很多訊息。

蘇澤沒來之前,清風縣確實只是個貧瘠小城,連個城牆都沒有,說是縣城,和一個小村子差不多。

清風縣裡的人也是一個個的飯都吃不飽,每年都有不少人餓死。

可是自從蘇澤縣令上任之後就不一樣了,官府不僅不再徵收賦稅,還招人去幫縣裡幹活,還給工錢!

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在這個時代,官府招人幹活是不給工錢的,那叫服徭役,了不起管頓飯。

可是蘇澤當時是真的給錢,不僅給的是真金白銀,還管飯,一日三餐吃的白麵饅頭,管夠。

那白麵饅頭他們這些泥腿子見都沒見過,都捨不得吃下去。

這三年裡,縣裡修建起了不少產業,縣裡的百姓每個人都有了工作,每日都有工錢可以拿。

縣裡還修建了三所學校,讓人讀書識字。

縣裡要求縣裡的每個人都要能識字,家裡的孩子都要送到小學去讀書。

不收學費,還管飯!

這......這些百姓當時都快瘋了!

讀書,在這個時代,那可是有錢人的專屬。

泥腿子填飽肚子都來不及,誰還有錢送孩子去學堂讀書啊?

在這些吃不飽飯的泥腿子眼中,讀書人那就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現如今他們的孩子也能讀書識字了,怎能不讓這些百姓欣喜?

清風縣這三年來的變化也不僅如此,基本上每天都在變。

現在,縣裡基本上都看不到乞丐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