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70章 聯合出征】 (第1/2頁)

加入書籤

與此同時,在“火星快車號”開啟返航地球之際,“螢火號”空間站也沒有停下,五個宇航員開始離開空間站行走在太空中進行空間作業活動。

接下來,他們將讓“螢火號”空間站正式開始在火星高空軌道上執行,“螢火號”空間站即將從一條“光棍”展開華麗的變身。

只見一名宇航員懸浮在空間站的2號實驗艙所在的位置,而在他眼前那原本是扁平的b23o充氣式太空艙開始慢慢的鼓起,大量的氮氣、氧氣等於地球大氣環境相一致的空氣在匯入充氣式太空艙裡,艙內部的氣壓正在穩定的上升,直到與地球大氣相一致,‘螢火號’空間站的內部空間容積正式提高23o立方米的空間。

b23o充氣式太空艙安全開啟並運作之後,身邊的宇航員在手腕背面上的小型顯示面板點動了幾下,只見空間站的主體艙上的桁架開始變動,兩截桁架肢體隨著滑輪移動,旋轉、變角,最終固定好了b23o並在其尾部組裝上了一個對介面。

這個時候,宇航員看到了一節鼓起來的充氣式太空艙,外表的標誌是b33o,說明這節獨立的充氣式太空艙擁有33o立方米的空間容納度。

接下來,緩緩飄來的b33o將要與b23o完成人工交會對接。

這名宇航員接管了b33o的控制許可權之後,只見他懸浮在周遭,手中出現了一個迷你版的操控柄,小卻異常複雜,中間還有一塊11寸的螢幕,顯示出b33o與b23o之間的空間分佈的綠色網格狀圖形,兩側則是大量的實況資料在變動。

全神貫注的宇航員,他的視線在太空艙與11寸螢幕之間頻繁的交換,b33o充氣式太空艙的表面時不時的噴出氣體,慢悠悠的飛來,越來越亮靠近b23o的對介面。

終於,18分鐘的時間,兩個太空艙對接完成,負責的這名宇航員見圓滿完成終於長呼一口氣,把小型操控柄逐一掛在大腿處的元件上固定,同時報告“2號實驗艙以正常執行。”

放眼望去,整個“螢火號”空間站在5名宇航員外太空持續作業,內部的船員配合下,六個半小時完成了“螢火號”的破繭之旅,六條長達百米的太陽能電池板異常震撼,這些電池板除了能夠吸收一些太陽能之外最大的作用還是為了掩蓋空間站的核心能源由從地球帶來的高儲能紫源晶提供的事實。

否則這麼大一座空間站,也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又過了幾個小時,“螢火號”空間站與美國的“諾亞號”次建立了通訊,被困在億萬公里的孤寂世界,原本對生的希望渺茫到一度放棄了鄧肯.瓊斯在聽到同類的聲音那一瞬間,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儘管他知道對方是中國人,但在這裡,在此刻並不重要了。

完成通訊連線的建立之後,鄧肯.瓊斯根據指令把“諾亞號”的控制許可權轉交給“螢火號”空間站,這一點是經過休斯頓宇航中心的肯,“諾亞號”要完成與“螢火號”空間站的對接,指令就必須要保持一致。

幸運的是,雖然兩個人造天體來自於不同的國家,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有來自畢格羅宇航公司的產品,這意味著能夠早到兩者相匹配的對介面。

而與此同時,“火星快車號”正踏上回歸的路途,三個月之後,如期抵達地球高空軌道,飛船被安置在了“天宮環軌星港”的停泊口,在“火星快車號”迴歸的三個月時間裡,地球方面的netasa同樣在快著手準備。

飛船進入“天宮環軌星港”停泊口便開始進行物資補給,尤其是能源補給,一個往返的路程消耗了不少的能源,不過能源補給不是很困難,蓄滿能源的紫源晶石塊早就準備就緒,飛船進入停泊口之後便開始對內部的能源儲備倉大肆匯入能量讓裡邊的紫源晶體得到能源補充。

隨著“火星快車號”的安全返回地球的訊息被公佈,全球視野也逐漸從核聚變能源身上轉移至太空探索,這一次世界上當前最強的兩大太空強國的合作同樣備受關注。

自從netasa達成正式的合作共識之後,三個月時間有矩陣科技的幫助,nasa終於可以提前把“諾亞2號”送上太空,屆時美國人的攜帶著的大批物資的“諾亞2號”將會與“火星快車號”完成對接並藉助這艘飛行器抵達火星。

1o月份,萬眾矚目的時刻再次來臨。

nasa的專機攜帶著由一支武裝戰術小分隊、宇航員和科研人員組成的隊伍抵達海南國際機場,6人規模的武裝戰術小分隊、4名宇航員及其2名科研人員總共12人。

下午,這批人在nasa總負責人查爾斯.博爾親任領隊的帶領下正式抵達cmsx空間基地總部。

經過一天的休整,nasa派來的一支小型武裝小分隊被秘密遣入其他區域,此次雙方的合作對外都是呈現半公開性質,要對火星派遣武裝小分隊的事情只有雙方知曉,對外保持絕密狀態。

雙方都有各自的武裝小隊,他們的任務很明確,即承擔火星哨站基地的防衛任務,主要的敵人便是火星土著生物。

第三天,矩陣科技與nasa再次對外召開新聞佈會,除了雙方官方代表言人之外,兩國的宇航員也紛紛出席,nasa出席了6名,而cmsx則是出席了3名,總共9位航天人出席會議。

當然,這些都是對外公佈的宇航員或是科研人員,兩邊的武裝戰術小隊早就透過“弧鷹九號”在昨天被送上了太空,派遣武裝小隊前往火星的人員肯定不能出現在公眾視野,派遣武裝部隊前往火星要是被外界知道了還不的炸開了鍋,而nasa出席的宇航員多於cmsx是因為對方要補充在火星損失的人。

一張2o人的合影很快就登上了各大媒體報社的頭條內容板塊,9名航天人身在最前列,其餘人員則是netasa的官方代表人員,劉宇梁和查爾斯.博爾亦是赫然在在列,照片的背景則是代表兩國的旗幟,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任鴻並未出席會議現場。

例行的招待會結束之後,這批航天員也將登船離開地球了。

翌日,cmsx空間基地跑道場外圍閣樓區,大量的記者在黎明之際便在此地架起了攝像機,“弧鷹九號”已然停靠在了跑道場上,對於媒體來說,這是cmsx次讓他們近距離拍攝弧形射塔的跑道場。

火星救援,舉世矚目。

今天是聯合出征之日,自然迎來了全球的關注,各大媒體報社都在進行實況報道,外太空的goog1e衛星也準備就緒。

7時37分,一干人馬的出現立刻讓無數的攝像機鎖定了他們,赫然便是9名航天員的身影,他們出現在了跑道場上並在向鏡頭招手,在攝像機的鎖定下,“弧鷹九號”的機艙門緩緩開啟,工作人員立刻推來梯架,在全球視野的聚焦下,9名航天員6續登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