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一百五十九章 爭鋒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宣佈第一場勝利後,圓意雙手合十,對熊義施禮說道“阿彌陀佛,貧僧僥倖勝出,承讓、承讓。”

說罷,便轉身離開回到了少林寺的陣地處。

在第一場比武分出勝負後,第三組也快來到了場中,由於第二組唯有安南一人,並無其他人抽中,安南得以輪空,直接由第三組上場。

第三場的選手,則是少陽宗的周軒,以及淨土宗的慧問,對於這場比武,眾人極為關注,尤其是宋徽宗,他及其喜愛道教,對於釋門並無好感。

在另一個時空裡,宋徽宗甚至號稱教主道君皇帝,在靖康恥前夕,宋徽宗匆匆將皇位交於太子趙恆,自稱為道宗皇帝,退居二線,然而兩個皇帝都被金人擒獲,成就了所謂的二聖北狩。

先前身為道家的青城派先輸一分,此刻又是道教的少陽宗,於釋門的淨土宗比武,宋徽宗急切希望身為道教的少陽宗,能勝出釋門的淨土宗。

迅來到場中的周軒,感覺壓力頗大,尤其是身後少陽宗的帶隊長老,侯靖的目光彷彿刀子般,洞穿著周軒的背後。

這場皇城比武,道教有五派,釋門有三,分明就是道、釋之爭,其中玄陰宗皆為女子,自然不被人所看重,而少陽宗的威嚴僅次於靈荊山的宗門,他又恰好與淨土宗比武。

身負對抗釋門,他若是勝了還好,若輸了可就真的是無光,連續兩場道教門派,輸給釋門,讓道教處置於何地,他少陽宗也無顏。

而身為淨土宗的慧問,也及其有壓力,所謂出家人不過問俗事,但又有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爐香的說法。

二人齊齊深吸一口冷氣,隨後朝對方施禮後,雙方都拿出了武器,周軒手持長劍,而慧問手持短柄追魂鏟,這短柄追魂鏟則是一對,正好一手拿一個。

望著場中二人,場外之人也神情十分嚴肅,就連張羅也極為關注,這事關及大,佛道之爭,恆古久遠矣,只要是兩派之人,表面不說,但心中略微有所競爭。

場中戰鬥只待王開出聲,便會化作激烈的戰鬥。

而少陽宗的帶隊長老,以及靈荊山的屠策等道教人員,紛紛緊張的看著王開,一向世外人的釋門眾人,少林寺永度大師,淨土宗海鑑禪師,也齊齊望著王開,只等他開口。

面對這一觸即的氣氛,王開與眾人絲毫不同,眼眸深處依然古井無波,彷彿沒有人能引起他的情緒,唯有看見張羅,才有所波動。

“開始!”

隨著王開的話聲落地,二人眼中一凝,腳掌狠狠蹬足,身子被其力道一推,猶如離弦之箭朝對方而去。

“怦、怦!”

僅僅一瞬間,二人沒有絲毫的前奏,一開場便是猶如雷霆風暴般洶湧,激烈的戰鬥,拼盡全力的戰鬥,不僅僅是自己的勝負,還有有背後的宗門,以及劃分的勢力。

兩炳短小的追魂鏟,在淨土宗慧問手中,舞的虎虎生風,強勁的力量,彷彿要撕破空間般,每一次舞動,空中便響起了破風呼嘯聲。

“哼”強行接下慧問的招數,周軒不由悶哼一聲,手中略微有所顫動,和尚歷來走剛猛無比的路線,個個身懷巨力。

而周軒身為少陽宗,走的也並非以力破萬法的道路,然而為了奪回上一場青城派失去的顏面,周軒竟然以正面對抗慧問。

雖然喉中悶哼,但周軒卻並未受傷,之前只是被強力所擊,抬起頭清冷的瞳孔望著眼前的慧問,周軒露出笑容說道“你這一擊,所懷的力量,比之靈荊山的趙蒙,相差甚遠。”

說罷,雙手狠狠一動,加持在長劍上的雙鏟,頓時被周軒掀翻,這一刻周軒也不知是何感受,前幾日在鬧市中與趙蒙的對戰,歷歷在目。

與其一戰,讓他的天驕之位有所不穩,被江湖中人認為浪得虛名,居然與靈荊山並非天驕的弟子,相持不下。

然而也是這一戰,讓周軒感悟良多,不然在今日,他就算能強行接下慧問的力量,也無法如此輕易的回擊。

周軒心中閃過一絲年頭,這便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這一念頭來的快,失去的也快,他並非戰勝慧問,戰機稍縱即逝,身為天驕的周軒豈能不知曉。

一鼓作氣,趁此良機手中長劍,猶如狂風暴雨,絲毫不給慧問喘息的機會,攻勢展開間,包含少陽宗獨有的真氣,一抹熾熱的氣息,彷彿騰空的火焰,伏貼在長劍中,兇猛攻向慧問。

面對周軒的反擊,慧問也變得手忙腳亂,他有想過周軒會如何反擊,但從未想過他是以正面對抗。

少陽宗身為道教,走的皆為靈異飄動,唯有佛門無奈唯有以笨方法,十年如一日,苦苦磨練肉體,追求剛猛的力量。

正是因為這一絲愕然,讓慧問失去了先機,在周軒的攻勢之下,變得手忙腳亂,破綻百出。

望著場中的變幻,場外眾人也沉著一口氣,絲毫沒有打破這抑鬱的氣氛,方才少林寺的圓意與這慧問別無二樣,都被對方打的支離破綻,彷彿就要輸了一樣,卻又反敗為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