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5章

加入書籤

秋季溫溼,乃是多病之季,李治的病情因此而反覆無常。宋玉勸了他好幾回回去長安,畢竟大明宮地勢高遠,這上陽宮依水而建,殿閣迴廊半闕眾多,風無遮蔽,不利於李治病情恢復。然而李治似乎格外貪念這類似江南枕水人家的閒逸,武則天請了多次,也都被他給拒絕了。

這日大家結伴一起去探望李治,兒女、媳婦盡皆齊來,李治甚是高興,精神也好了許多,吩咐宮人傳了膳,留他們下來一併用。

“旦,麟兒取了個什麼名兒?”食過小半碗,李治已不怎麼能再吃得下,又不願驚擾了兒女們,便沒話找著話聊。

“回父親,母親定名為成器。”李旦擱下碗來,微微俯,神態極是恭敬。

宋玉覺著李旦是越的謹慎,氣氛也有些拘謹,故意邊吃邊說道“阿耶,光聽這個名兒就知道我這個侄兒將來定是少年有成,您說是不是?”

李治被逗得哈哈大樂,連連點頭道“對對對,太平所言不錯。旦,你還年輕,多讓阿耶抱十七八個孫子!”

“十七八個?!”宋玉故作驚訝道“那不都可以組個馬球隊了?”說罷連她自個兒都忍不住噗嗤一笑,差點兒噴飯。

李旦倒沒覺著什麼,一旁的劉氏早已羞得面紅耳赤,坐她旁側的韋如芳煞有其事的摟住了她的腰身,惹得眾人齊齊開懷。

宋玉同身邊的上官婉兒相視一笑,均感受到了宜家宜室的樂趣。

“唔……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來你出閣時帶了不少曾經的宮人,你這個年紀,也該立側妃姬侍了,可有中意的啊?”

李旦聞言,尷尬的瞄了一眼妻子,劉氏臉色微微一變,卻依舊保持著一貫恬淡得笑容。眾人神色不一,韋如芳收回了手,李顯則絲毫不以為意,李賢看著自家兄弟,別有意味的挑唇一笑。

上官婉兒頗為同情的看了眼劉氏,宋玉卻是臉色一沉,忍不住幫腔道“阿耶,這是旦哥哥府裡自己的事……”

“誒~非也,男人三妻四妾本是正常,旦,你可得加把勁,咱們李唐就靠你們幾個撐著哩。”李治抬手打斷了宋玉的話,“旦兒,你王府的孺人倒是有幾個,姬侍是誰啊?”

孺人便是王的妾,姬侍則是王的貼身侍妾。李旦欲言又止,卻又不敢不答,只好低聲道“是柳奭的孫女。”

“柳奭?”李治一愣,依稀記得是個相熟之人,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一旁的李賢替他答道“父親,柳奭是王庶人的舅父,顯慶年間參與長孫無忌的案子被抄家,其女沒入了掖庭。”

“哦哦哦!對對對,我記得了。”李治恍然大悟,旋即眉頭一蹙,“他孫女跟你出閣了?”

王庶人自然指得是王皇后,長孫無忌不就是武則天和李治聯手鬥倒的麼?宋玉吃了一驚,還以為李治介意,但看眾人盡皆想到了一處去,紛紛面面相覷。

誰知李治卻輕嘆了口氣,道“這也好,聽說他孫女擅懂音律,跟著你倒也有了著落,你待她好些吧。”

皇帝這般說,李旦哪兒敢不應,忙點頭答“是”。宋玉偷眼覷到嫂嫂劉氏神色一瞬黯然,恍然明白到即便李旦對那什麼柳奭孫女沒意思,這下也不得不有所表示了。

李治也許也不過是隨口這麼一說,但畢竟他是皇帝,一句隨口之言,也不能不尊命。如此一想,宋玉不免又覺著李治此舉大約不會是無心,是否出於對坐連抄家臣子的一點點恩德。

忽然,宋玉感覺到了李治的目光正投向自己,抬眸時,赫然覺他瞧著的並非自己,而是在自己身邊的上官婉兒。這一下,她驚覺到大家的目光都看定在了上官婉兒身上。宋玉轉目看去,但見上官婉兒垂著頭像是沒有察覺的樣子,可那低垂的眼瞼微微顫動,顯示她很是緊張。

心電急轉下,宋玉醒悟到婉兒的身世不正如那個柳奭的孫女麼?同樣是犯官的遺孫,註定了永遠是奴婢,像柳氏,即便跟了王爺出閣,大約也就是個姬侍。

宋玉渾身一凜,意識到為何上官婉兒當時並未選擇承旨去李治身邊侍奉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婉兒看得遠,看得明白,她自然也不是那種甘願做人姬侍的女子。宋玉終是深刻的體悟到了武則天話裡的含義,什麼是婉兒只有兩個地方可留,什麼是隻有武則天才能保護得了她。

“父親!”李賢的一聲呼喚,驚醒了眾人。宋玉駭然一跳,臉色一變,下意識的伸手自案下去握住上官婉兒的手,手心傳來溼熱,原來婉兒是在害怕驚懼。

宋玉趁李治收回目光之時,側了側身子,在她耳畔低語道“別怕,有我在。”手中微微傳來反握之力,宋玉打定了主意要是李賢敢開口,必要與之爭到底不可。

在眾人都清醒過來的檔口,李治卻忽然哂然一笑,像沒聽到李賢呼喚般,轉目投向了李顯問道“顯兒最近都在做什麼啊?”

宋玉暗自鬆了口氣,忽又察覺到李治似乎知道李賢想提什麼,她雙眸閃爍不定的投在老爹身上,隱隱感到他是故意裝作不知的樣子。

李顯身子一緊,想不到父親會在這時問及自己,偷瞄了一眼臉色漸變的李賢,這才答道“也沒做什麼,最近我在看書。”

“喲?看書?這可真是難得。”不單李治覺得詫異,就連在場所有人都感覺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般。

“恩,兒臣最近在研讀二哥所註釋的後漢書呢。”李顯見大家都對自己驚疑,不僅沒感到生氣,反是得意地大聲說道。

“那你跟咱們講講,你都讀懂什麼了?”李治饒有興趣的追問著。

李顯飛快的瞄了眼韋如芳,在她以眼神示意下,整襟端坐,侃侃而言道“兒臣看了《後漢書》,真的是晦澀難懂,二哥能將它註釋出來,可見二哥學識才華冠絕天下。不過這前朝歷史之事,相去幾百年,兒臣以為,我們這些後人,讀史雖可明鑑,然史書卻不應盡信,而當結合實際,吸取古人的經驗教訓才是讀史的根本目的。對一些人事,除非回到以前才能知道真相嘛,但對於他們的評價,應當秉承客觀公正,保持中庸之道才是。《後漢書》正因晦澀難懂,所以用字精簡,注這書就不知道二哥那幫臣屬有沒有帶入個人情緒哩?”

李顯言罷,得意非凡的掃過一眾驚訝的兄弟姐妹,他是當真棄了香囊,日日都在讀李賢註釋的《後漢書》。眼下看了眾人臉上的神情,就知道聽韋如芳的建議沒有錯,這下可算是揚眉吐氣了一番。

李治嘎然半晌,驚醒過來,拍案道“好!說得好!顯兒,下回你母親問你,你也這般答她,她定是為你高興地很。”

“是!兒臣知道,兒臣一直都有在讀書,兒臣現在知道努力奮向上,要跟二哥和父親、母親一樣,為咱們大唐盛世江山貢獻一份力量!”李顯洋洋得意,語氣愈慷慨激昂,惹得李治是心頭大喜過望。

“顯哥哥這話定是韋姐姐教的。”宋玉聽著,歪下頭去對上官婉兒悄聲說道。

上官婉兒點頭贊同,掩嘴偷笑道“這樣也好,顯哥哥總算有個人可以盯著他哩。”

宋玉咧嘴一笑,忽然促狹道“你怎麼不盯盯我呢?我也想為這盛世江山出把力啊。”

“去!”宋玉的呼吸直噴灑在臉上,令上官婉兒面頰一紅,用手肘暗暗撞了她一記,啐口道“你這般厲害了,還需要人盯著你麼?”

“那當然,我不就是被你盯出來的麼?”宋玉賊賊笑著,復又握住她的手往自己懷裡拉。雖說是暗地裡,可仍是當著這麼多人面,上官婉兒大窘,與之僵持了幾下,拗不過她,只得隨她去了,心底卻為此倍感開心。

李賢聽罷李顯的回答,面色瞬息數變,焉能聽不出來三弟對自己的不能苟同,可他自持風度,卻也不便與兄弟衝突,全當了他一時興起,忍住穩坐。

這時王邦國進來稟告明崇儼來問診,眾人這才讓撤了席,等著明崇儼診治過後言說無恙,這才都放下心來。

“行了行了,天色也不晚了,仔細夜間風涼,你們都回去了吧。”李治與兒女聊了一整個下午,此刻倒也覺得疲累,便揮手讓眾人告退。

宋玉想著反正中宮離得近,何況她也不想婉兒那麼早就去尚服局做嫁衣,便留了下來,要婉兒靠在斜塌裡休息。

李治倒沒強求什麼,和明崇儼在上頭自說著閒話。

上官婉兒小憩片刻,查探天色果然已晚,念著還得去尚服局,於是拉宋玉回去。宋玉知她心思,苦於不能拆穿,本想拖得一時算一時,眼下也知拖不得,便極不情願的點頭答應。

兩人才起身告退,明崇儼也告退隨出。宋玉看眼風采翩翩的明崇儼,越覺得這算命先生神得很,隨口笑問道“明大夫一指定天機,就不知有沒有算過自己的命?”

喜歡宋玉婉唐(第二部)請大家收藏宋玉婉唐(第二部)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