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章 流放路上最好的乾糧 (第1/2頁)

加入書籤

蘇若清心中暗自計算,這樣的花費對於她來說實在是太過奢侈了。

不禁皺起了眉頭,她在心中權衡著利弊。

她知道,如果租馬車的話,不僅花費巨大,而且可能會讓她在接下來的採購中捉襟見肘。

於是,她開始在車行裡四處張望,希望能找到更經濟實惠的交通工具。

就在這時,她的目光落在了一輛驢車上。

這輛驢車雖然簡陋,但勝在價格實惠。

車伕告訴她,來回一趟只需要二十文錢。

蘇若清算了算,這個價格在她的預算範圍之內,而且也能夠滿足她的需求。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走向了驢車,對車伕說道:“就租這輛驢車了,來回一趟二十文錢,對吧?”

車伕點點頭,笑著說道:“是的,姑娘。您坐好了,我這就送您去西區。”

蘇若清坐在驢車上,確實顛簸了些,但勝在便宜。

二十來分鐘,她便抵達了西區。

蘇若清從驢車上輕盈地躍下,步伐急切地朝雜貨店走去。

她的心情急切而興奮,因為她知道,雜貨店是她採購物資的重要場所。

雜貨店內,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從細鹽、黃糖到蠟燭、火摺子、油布等一應俱全。

蘇若清穿梭在貨架之間,眼睛緊緊地盯著每一件商品,仔細地打量著它們的品質和價格。

她走到細鹽和黃糖的貨架前,仔細詢問著雜貨店老闆:“老闆,這細鹽和黃糖的價格如何?”

老闆是個滿臉笑容的中年人,他熱情地回答道:“姑娘,細鹽每斤四十文,黃糖每斤三十五文。都是我們店裡最好的貨色,保證品質上乘。”

蘇若清微微點頭,心中暗自計算著價格。

她知道古代的鹽和糖貴,但真的沒想到這麼貴。

但這些物資是她流放途中必不可少的,必須買一些備用。

於是,她決咬了咬牙買兩五斤細鹽和三斤黃糖,這樣既能滿足日常所需,又不會讓她的預算過於緊張。

接著,她又走到了蠟燭、火摺子和油布的貨架前。

這些物品在古時候都是應急的生活用品,特別是在夜晚和遇到突發情況時。

後面的劇情她雖然沒怎麼看,但其中有提到過程中有不少天災人禍的。

她仔細詢問了價格後,決定買十支蠟燭、三個火摺子和一塊油布。

在挑選完所有需要的物資後,蘇若清來到了櫃檯前。

“老闆,這些一共多少錢?”她問道,同時將手中的物品放在櫃檯上。

老闆迅速計算了一下,“姑娘,這些一共是一兩一百六十文。”

蘇若清遞給老闆二兩銀子。

“有勞老闆了,這是銀子,請幫我包好這些物品。”

老闆接過銀子,笑眯眯地開始用一個麻布袋為蘇若清打包物品。

“姑娘真是爽快人,以後常來光顧啊。”

“一定一定~”

她客套迎合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