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7章 陰度地震 (第2/2頁)

加入書籤

北部山區的山都在向上升起,從一千米,升到了一千八百米。

那些不原撤退的人,感到了山體將他們向天上舉高。

他們感到上天了!可他們不想上天,天上的空氣越來越稀薄,這讓他們很難受。

於是,他們便向著山下跑去。

每下降一米,他們就感到呼吸好一點。

就這樣,他們終於跑到了山腳鎮上。

就在他鬆口氣時,卻現,山腳的小鎮已經不在山腳了。它現在在海拔一千米處。而且還在升。

於是,他們又向下跑,最後跑到了真正的山腳。

抬頭去看他們原來的家,現已經在雲中。

這一次升山運動,持續了兩三個小時,等到升山運動結束,天已經亮了。

那些趕來救援的軍人與官員,看到眼前的情況,都傻眼了。

全世界的人都從衛星中的影象看到,都驚呆了。

“地震之後,陰度的北部,變成了連綿起伏的群山,而且是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山群。”

“現在,陰度已經失去了同華夏、尼泊國的連線了。他們要去這兩個國家,要翻越一千八百米的高山群。”

“陰度同孟加拉國也有高山阻隔。”

“陰度古瓦哈蒂,已經成為了高山群,陰度的這個國土,被天收走了。”

“除了大海,陰度從6地上,去不了任何的內6國家。過去的公路鐵路,全部被送上半天上。”

這一連串的訊息,讓全世界都震驚。

除了這外,還有一個訊息,讓陰度人不安。

那就是恆河的水少了一半。

恆河,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地震時,喜馬接雅山也生了變動,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等冰川被抬高了,從而那些冰川的融化量就少了。

這源頭的水源一少,恆河就減少了一半的儲水量。

恆河這條世界名川,被陰度人尊稱為“聖河”和“陰度的母親”。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恆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

恆河用豐沛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土地,給沿岸人民以冉輯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沖積成遼闊的恆河平原和三角洲。

在陰度,大多數陰度教信徒終生懷有4大樂趣敬仰溼婆神、到恆河洗聖水澡並飲用恆河聖水、結交聖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納西聖城。

現在,恆水病了,已經衰竭了,這讓陰度人如果悲傷。

不僅如此,恆河的出水口也被破壞了。

由於與孟加拉結壤的地方,也就是恆河的出水口,群山阻隔了恆河的去向,於是,專家擔心,一到大雨季節,恆河會水災頻。

喜歡帶著地球去搶錢請大家收藏帶著地球去搶錢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