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98章 所謂金融權威性 (第2/3頁)

加入書籤

至於尷尬這種情緒,當然不存在。

哪怕是小姨。

汪婉瑜自然也不會提這麼點小事情,她只是眼角微微上揚了下,坐到辦公桌對面後,汪婉瑜開門見山“博浪集團、資管公司兩方在比特幣上面的盈利操作基本可以收尾了。”

“資管公司成立以來,66續續透過交易持有了15o萬枚比特幣,在過去幾天裡,以約14oo美元的均價賣出了其中的95%多,現餘量是7萬枚。”

“減去約1億人民幣的成本,總計盈利約為125億人民幣,除此次必要留存外,可以分配的份額是稅後96億。”

每一份又是高達4.8億。

溫良想也沒想,直言道“今天內完成分配吧,另外12月下旬之前,資管公司的賬務統合一下,要準備準備迎接新股東加入了。”

“資管公司上,一個階段是一個階段的事情,不隨便混淆,反正總計也只有9份股權可以轉讓。”

汪婉瑜應了聲“明白。”

轉而問道“等將來博浪集團的薪酬待遇再完善一些,年度可支配利潤更多一些,應當怎麼算?”

溫良早有考慮“先優勢讓我們逐漸全方位的不再缺錢,與後來者的差距會一直存在,最終如何形成一種傳承機制,是不是必須要輔以資管公司,得一步步看事態展。”

“資管公司前期的意義是讓我們這些創始人一定程度上經濟無私。”

“另一重要意義是,替大家打理部分財富,實際上具備了所謂家族辦公室的功能。”

“比如現在每次盈利分配後,除我以外,大家都會轉入部分款項交由資管公司統一打理,讓錢生錢再生錢。”

“據我所知,小陳是錢生錢處理策略最多的,因為資管公司的寬容度,不算今天這份,他在四小時內可以調集的現金資產已經過了2o億。”

說完這些,溫良輕笑著說“總之,無論哪種意義,資管公司本身並沒有均平財富的設想與規劃,只是個單純的個人財富增值與管理視窗。”

溫良說得這麼細,汪婉瑜自然一下品出了意思“你想在合適的時候將資管公司轉型為家族辦公室類?”

“差不多。”溫良認同的點頭。

汪婉瑜又問“另外還有一些擔心?”

溫良再次點頭“現在資管公司只做穩健型投資,還比較鹹魚,等集團投行業務逐漸成型,資管公司能輕易借勢收割,難免被利用起來趴在博浪集團頭上敲骨吸髓,這樣不是很妥當,畢竟連聖人都有貪念,要更獨立一些……總之一步步看事態展吧。”

“……”

對資管公司來說,比特幣真的是穩健型投資。

今年年初才1o幾美元一枚。

中間就沒有進行賣出操作。

一方面是資管公司本就是隻專注長期的或是鉅額的利益,不太會浪費精力多次微利操盤。

一方面是此前因為比特幣的官方認同程度較低,而資持有數量較高,也不好頻繁交易。

這次透過博浪國際投行將比特幣市價和交易額雙雙瘋狂拉高,才好出這麼大量的貨。

雖然總額也不過2o多億美元,也就這幾天總交易額的七八分之一,但已經是極為驚人了。

老實說,比特幣對現在的博浪來說是個很不錯的理財產品。

拉高出貨。

壓低做空。

爽得要死。

因為去中心化,根本沒有股市大股東流通量的限制,鬼都不知道交易額到底是單一玩家創造,還是普羅大眾共同創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