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01章 硬體也有點可以說的 (第2/3頁)

加入書籤

此時此刻,在中國手機聯盟交流群聊中,已經有不少人在蛋疼了。

“時代變了啊。”

“博浪這也太捲了,怎麼就有那麼大的精力去重新造個輪子出來啊,而且怎麼就這麼成功,以後怎麼比?”

“太難了啊!博浪這是要把我們全給卷死啊。”

“以後國產手機行業就真的是博浪終端一家的天下了,博浪終端的大殺器太多了,還好只做高階啊。”

餘大東“這是好事情,星辰系統的生態是成熟的,而且在全球範圍內都建設得比較完善,我們從安卓定製專項星辰定製其實不是太大問題,而且還能甩掉很大一部分歷史包袱;

只不過今後行業的格局會逐漸有變化,玩家會越來越少,能堅持下去才是未來;

現在其實格局也是比較明朗的,星海對標蘋果,兩者展路線高度相似,最終一定會有一場火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圍剿三星、htc等品牌,不僅僅是國內市場,還有全球市場。”

雷軍“我倒是有一些另外的看法,博浪終端可能不會直接開放星辰應用生態,而是維持現狀,如果轉向星辰平臺,我們應該也是要自建應用標準市場體系,而且博浪應該不會分出精力像谷歌那樣搞出安卓認證體系,符合標準即可通用的策略也不會有;

不過這樣也有一個新的優勢,我們仍然可以維持現有的應用渠道體系,形成一些差異化競爭;

而且沒有安卓的歷史包袱在,或許還可以走得順暢一點。

當然,博浪終端也確實已經革新了行業整體形勢,未來,活下去更重要。”

能創立手機品牌的,都不傻。

星辰這樣一個相對獨立、閉環的手機系統,忽然公開底細,表明自己國產作業系統的身份,而且還那麼好用,那麼消費者群體中一定會出現情懷支持者。

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出現一些輿論裹挾手機廠商換系統。

從商業策略上來說,廠商們基本不會樂意。

因為這意味著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更大的投入,才能完成平臺切換。

星辰可不像安卓,是一個包含核心、圖形介面等在內的完全體系統,基於原生安卓二次開的成本不是很高。

而只有一個核心的情況下,開難度很大。

說直白點,假設安卓只開源核心,國內基本不會有安卓的影子,菊廠也弄不出鴻蒙。

餘大東在群裡的言其實是有點吹牛的。

從核心到圖形介面,博浪投入的資金量級是比較恐怖的,人力方面的投入也不少,沒少用中科大那邊的學研資源。

一句話,darin開源十多年,全球都沒有第二份macos。

除了因為解決技術難題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讓手機廠商不會樂意外,一旦轉向星辰,也意味著星海品牌永遠會保持著最佳領先優勢。

其它品牌會永遠低一檔。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手機廠商都將失去‘靈魂’。

儘管現在的格局是手機廠商從未擁有過靈魂,但因為安卓的特殊性,大家都覺得無所謂。

除了商業策略上的種種原因,其它各種因素都會讓手機廠商不想轉向星辰。

別看在群裡餘大東和雷軍都說得很漂亮,但他們其實是最難接受這個現實的。

心裡把博浪罵了千八百遍。

他們最鬱悶的是,明明大家都只是在佈會上口嗨一下,無非是針對細節上的自研,怎麼你博浪真踏馬吭哧吭哧自研作業系統,還成了?

而且踏馬不聲不響都用了七八個月,搭載星辰系統的手機都賣出去七千多萬臺了?

太艹了。

他們再清楚不過,當星辰系統從獨立系統變成國產系統,就意味著他們以後想要衝擊高階,將付出大很多倍的代價,而且成功機率已經開始顯著降低了。

消費者只用幾句話就能堵死一切

你們是星辰系統嗎?

你們也有自研系統嗎?

什麼幾把都沒有,組裝廠一個,滾粗。

這種話術熟悉吧?

在後世手機圈逐步飯圈化之後,在鴻蒙出現之後,再常見不過了。

那可是一個還有安卓痕跡的偽自研系統,都能……是吧。

所以……其實在民用科技消費電子領域,自研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附加值,說再直白一點,菜是原罪。

綜上。

在李澤宣佈星辰系統自研,國產手機圈的大內卷就不可避免的開始了。

星海品牌的真正競爭力也終於嶄露了出來。

…………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