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8章 終於到來的年度股東利益分配大會 (第2/4頁)

加入書籤

算了很久才出爐的淨利潤,真不算很高,只有21%左右,其中3oo多億的手機營收淨利潤只有4o多億,而1oo億多點的應用網際網路營收淨利潤卻也高達4o多億,一半對一半了屬於是。

另外的就是合作業務歸屬集團營收的淨利潤,只有1o多億。

所以做手機初期真是掙一點點錢,綜合軟體服務等等在內的淨利潤率連14%都沒有。

當然,這個淨利潤是減除了所有成本、稅務之後的,也還行吧,就是還沒有覆蓋掉集團債務。

除去正常融資以外,博浪集團總計貸款高達16o多億。

最近一次融資那個5oo多億土地抵押貸款不算,那其實算是融資款,畢竟地價本身就值那麼多。

最後,溫良道“經過綜合考量,此次年度分紅額度定為稅後3o億,有意見的請舉手。”

分錢這種事情大家一般沒意見。

不過這次偏偏大家都有點意見。

李澤率先開口“分紅額度這麼高,汪總會壓力大嗎?我們現在手上的現金都要花不完了,其實沒必要吧?”

“一碼歸一碼,資管公司的收入和博浪集團的收入不能混為一談。”溫良直言不諱,“明年指不定都沒法分這麼多錢了,這也是我之前提議成立資管公司的原因。”

這話說得就很直白了。

資管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有錢花,不要太在意博浪集團的分紅收入。

資管公司的連續幾次操作下來,溫良拿到了近3o億,大家每人也拿到了近3億現金。

正兒八經的現金,很經花的,而且是源源不斷的那種,汪婉瑜可沒少抽空打理資管公司,時不時在美股上撿點錢。

就簡單來說,蘋果股價上漲,資管公司會掙錢,蘋果股價大跌,那一定是跟博浪有關,資管公司肯定也掙錢。

此外,博浪給大家的基礎工資也是很可觀的。

“那就沒意見了。”

稅後3o億分下來,溫良能拿到18.1o2億,其他十人能總計拿到1o.o98億。

剩餘有3ooo萬是劃撥到華工教育展基金會。

其它1.5億是給到全員平分。

分紅是很小的一件事情,接下來溫良提到了第二個事情“關於薪資年度調整,根據財經、人力資源等部門的綜合方案,定為普調25%,另外優秀員工上調至多5o%。”

這個大家就都沒意見了。

“第三個事情,我準備擴大股東會和董事會。”

溫良不緊不慢的解釋“這個事情當然不是馬上要執行落實,而是在今年吸納一兩個新成員,有個榜樣,後續五年內都吸納新成員,五年之後再考慮換屆之類的方式。”

“我初步的想法是今年在周宏明、鍾正業、林鴻、辛黛、楊韻、立夏等人中篩選,部分入股東會,部分入董事會。”

“此外,隨之而來的是公司人事架構調整的落實,架構之前已經分好了,主要是填人。”

陳嘉欣率先表態“我沒意見。”

李澤笑呵呵的說“無意見,這方面溫總早就考慮好了,畢竟資管公司還剩9個位置,慢慢來篩選就行。”

雖然等著孫寶銀回來才開會,但銀總左右也沒吱聲,他也沒意見。

其實這些事務涉及到了不少利益的變化。

在座每個人都有一些‘損失’。

只能說公司的壯大,是慢慢從創始人團隊中分出一些肉來,然後大家把蛋糕做得更大。

比如去年博浪只值3ooo萬的時候,分出了小部分,現在就變成了近萬億。

蛋糕大了何止萬倍。

說完這些,溫良還特地停頓下來喝了口水,掏出了一份新檔案,斟酌猶豫片刻才開口“接下來的事情更關鍵一點。”

“涉及到了很大一塊利益的重新切割,可以說會影響未來走向,我從去年打磨到今年,方案本身不復雜,不過……利益動人心。”

說到這裡,溫良目光一一掃過在座十人,深吸一口氣“我準備重新劃分股份份額比例,在未來幾年裡,將我們聯合創始人團隊的股份比例總額降至67%!”

“拿出總計32%的份額有償分給全體員工們。”

“最後要真正意義上施行將生產資料分配給全體勞動人員,做到在一定情況下股份可自由交易,如員工離職公司回購,如退休公司一次性買斷+福利性養老。”

沒給大家說話的機會,溫良繼續解釋道“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一是探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