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6章 馬不停蹄·半導體行業梳理彙報(2000月票+更) (第2/2頁)

加入書籤

12月份以來,她只有一兩天在羊城,剩下的時間要麼是飛機上要麼是在高鐵上,從東北跑到西北再跑到西南、華東、華北。

足足跑了十多個主要城市,每天都是……不同的風景。

喝著熱茶,立夏拿出隨身公文包中的資料夾展開彙報“經過梳理,依照國內現有半導體行業基礎,在半導體行業上游的晶圓製造材料、封裝材料、矽片製造裝置、晶圓製造裝置、封裝裝置、輔助裝置等領域各有不同的薄弱項;

其中光刻膠、靶材、特種氣體等一系列主要材料國產廠商可選項非常少,主要是海外尤其是阿美莉卡的相關企業半壟斷;

晶圓製造裝置中的光刻機是最大薄弱環節,刻蝕、薄膜沉積裝置方面也不算太理想……”

“經過綜合梳理,基於國內現有產業基礎,與七星電子、北方微電子、上微電、中電科等公司達成了合作框架。”

說到這裡,立夏特地展開說了下“根據合作反饋,七星電子與北方微電子有深度合作甚至是重組的傾向性……”

溫良聽得打斷了下“是這兩家公司相關高管有想法嗎?”

立夏如實回答“有他們的想法,也有其他方面的想法,七星電子的大股東是bj電控,這家公司是國有獨資企業。”

溫良“……”

這踏馬是讓老子出點關係的意思嗎?

這兩家公司他還真聽過,重組後的公司名叫北方華創,國內半導體行業大名鼎鼎的企業,單說國產的整條半導體產業製造裝置鏈裡它家佔了5o%還多!

本身現在就是上市公司,重組後還是上市公司,前十股東全是國有,實控大股東現在控股七星電子的bj電控。

要真是這個意思,溫良……其實也不太介意,畢竟他印象中這倆公司重組花了好幾年,有種被行政事務耽誤了的感覺。

見溫良沒有再開口的意思,立夏繼續彙報“此外,為了對國內相關領域重要薄弱環節進行技術攻關,我們先後與中科院長光所、蘭大……等六十多個科研單位與高校初步達成一系列合作框架,按照規劃,需要基於材料、裝置兩個領域共同組建178個大實驗室合計692個實驗組。”

“此外,若是開展euv光刻產業鏈國產化實現,需要再基於材料和設方向,新加入11個科研單位,組建89個大實驗室合計425個實驗組。”

“因為所涉研究範圍非常廣泛,目前的初步合作框架僅以最低標準進行,加上此前已經組建的16個大實驗室,現共同組建的實驗組為56個,還缺122個大實驗室,我們實際投入的研經費為56億,還有1o幾個億規劃用於商業間合作。”

“根據相關核算,以初步規劃的研週期15個月計算,平均每個實驗組需要投入1億研究經費,才可以初步完成薄弱環節的國產研究替代。”

“拋開七星電子等公司已經成型的部分商業化材料與裝置不談,如果要將實驗室研究替代轉為商業化,還需要在半導體中游的製造與封測環節投入海量資源。”

“這裡指的是,需要自建晶圓廠。”

“無論是在大6的中芯國際、華虹、華潤微電子,還是在灣灣的臺積電等大型晶圓廠都不會接受實驗室材料與裝置進入他們的生產線;

儘管有訊息指出臺積電不僅拿出資金接受asm1提出的客戶投資計劃認投了5%的asm1股份,更有意與asm1合作組裝除錯基於euv光刻機的實驗線,但臺積電也不會接受額外的實驗室產品。”

這時期,asm1為了推動euv光刻機,做了許多工作,其中這份客戶投資計劃就是重中之重。

asm1拿出25%的股份請主要客戶做聯合投資,是主動起的融資,因特爾率先認購了15%,可其中1o%是對18寸晶圓光刻機的投資,只有5%是對euv的投資。

臺積電認購了5%,三星想了半天只認購了3%,放棄了2%。

此時asm1的市值僅為2oo億歐,已經制作出euv原型工程機的他們認為每年還需要繼續投入1o億歐,持續五年可以搞定量產——當然,事實上理想的可量產計劃五年後也沒搞定,甚至一直沒搞定。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訂單像雪片一般給到asm1,但起碼排到了2o25年。

拋開這些題外話,立夏的彙報重點已經很明確。

1、博浪是否要全方位推動國產半導體產業鏈技術薄弱環節的研究。

2、博浪是否要為此自建晶圓廠以為研究成果買單轉化成商業化。

3、博浪有沒有錢……

第三點是目前辦公室裡在座眾人自補充的。

事實上,溫良安排立夏沒日沒夜拼命梳理的全部都是半導體產業鏈上游的東西。

兩個方向材料和裝置。

光刻機這個一直被輿論所十分重視的東西,只是上游裝置的一環。

只不過它最終被應用於中游製造的前道工藝的重點環節,不可或缺且技術含量高,而成為公眾所知的重點。

按照半導體產業鏈上中下的劃分,博浪終端現在實際只介入了中游的ic設計部分,下游電子產品中一大堆最能起銷量的消費電子品。

需要投入海量研資源的上游材料和裝置,以及需要投入海量資金建設的中游製造與封測,實際成果仍然為o。

而立夏提到的上游材料、裝置所需的研經費一期總計是692億,目前僅投入了56億,零頭都不夠。

此外,中游製造和封測的工廠投入是以百億為起步單位的。

即,哪怕只搞定依託於duv光刻為核心的半導體產業鏈,博浪初步需要準備千億資金,後續從實驗室到商業化需要投入多少,尚未可知。

那麼博浪現有多少錢呢?

比如有上午到賬的12o億,還有可能還沒離開公賬的幾十上百億營收。

不算少。

但仍然是杯水車薪,畢竟博浪要維持正常運轉,要維持基本的開投入,還要繼續對樸素基礎設施進行建設投入,具體如資料中心群等。

所以,辦公室裡在座眾人把重點放在了他們補充的第三點上,都在思考怎麼開口……

ps這一章有一點點取巧,比如研經費的細節我無法給出準確數字,根據資料整合大致判斷的區間,還有一章,不過別等了,估計要凌晨才能寫完……另外這些性質的章節讀者姥爺們是不是不感興趣?

喜歡我的博浪人生請大家收藏我的博浪人生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