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8章 關於推出初代系統的爭議 (第2/3頁)

加入書籤

除了基帶這一項,還有各類非核心處理晶片,包括但不限於電池管理晶片、射頻晶片等等。

倒是說與處理晶片動輒燒掉幾個億連影子都看不到相比,這些非核心處理晶片要麼是模擬晶片,要麼是射頻類,燒錢不多,研過程豐儉由人,甚至上千萬都能搞定。

包括流片!

這玩意現在有的還是3oonm製程,對比上個月布的米2處理晶片用28nm製程,那工藝差的都不是十倍那麼簡單。

這類晶片有個經驗豐富的大佬帶隊,2o人左右便能搞定。

不過能闖出來的公司沒多少。

因為市場化不太好搞。

門檻低意味著競爭多,就這麼簡單。

但是博浪不同,博浪可以自產自銷。

至於溫良為什麼方方面面都想自己搞搞,就當他是被迫害妄想症吧。

畢竟22o2年,連踏馬開源社群的開原始碼都有所屬管轄權了,什麼無國界全踏馬是笑話。

敢於這麼投入,是以博浪的體量來說,賬上的現金屬實太充沛,撐得起這些整個流程耗資才上千萬的基礎硬體級研專案。

不說現在每月幾億上十億的營收。

就說7月初融資的3o億,除了地塊交易迅劃撥出去的十幾億,規劃了用途的其它款項並沒有立刻花掉,現在都還剩十億多。

有這麼深的底氣,基礎設施的建設週期又是那麼漫長,自然就是先緊著開專案來。

至於後續財務如何規劃……那不是有汪婉瑜嗎?

禮貌“你汪婉瑜嗎?”

說起來汪總最近正焦頭爛額,因為溫良又甩了兩個大活過來。

一個是預算的手機業務一階段虧損額或將高達5億,要知道這是一個還沒完全正式上馬的專案!

身為博浪的財神爺,汪婉瑜最低也要保證無論業務怎麼虧損,公司都能拿出錢來。

反正無論哪方面講,這個預算肯定行不通。

另一個是集團科學家體系,這個汪婉瑜看了兩眼草案立即覺得頭大,投入比較誇張。

反正都是頭疼的事情。

…………

新學期第一天只有半個上午的班會。

進入大三,課業大幅減少。

這個學期攏共也只有兩門基礎必修課。

而華工又是學分制,以溫良的專業為例,修完17o個學分就可以畢業,其中基礎必修學分就高達133.5。

大一大二修了挺多,這學期選修三門課程就已經學分很多的樣子了。

下學期更是隻剩一門必修。

到了大四整個學年必修的都只有一個東西,畢業論文。

選修?

看你之前三年的努力,如果學分不夠,那就得修一修。

總之,因為大一大二的努力,從這個學期開始,溫良同學的課業就相當寬鬆了。

一週有兩天沒課。

3+2了屬於是。

當然……得暗搓搓的說一句,溫良同學上不上課都無所謂。

學校甚至很想熱情的邀請溫良同學保研,最好碩博連讀!

比方說常教授就很期待溫良上他的研究生。

而且常教授看重的一直是溫良同學的學習能力。

基於這樣的寬鬆課業,溫良同學在開學後第三天,便與白鵝劉遲平帶隊出了個差,去了福州。

跟那邊的移動、聯通簡單談了談。

廣東這邊六城定向流量包上線以來效果很不錯,博浪和白鵝做足了誠意,磋商當然非常順利。

之後溫良同學過上了真實的大學生活。

上班那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