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53章 掌聲熱烈 (第2/2頁)

加入書籤

說如果於先生不接受這個獎金,那麼以後其他人就可能也不願意接受獎金,那就無法起到鼓勵後來者的作用了。

于敏先生這才讓黃鶴進了自己的家門,不過謝絕了一切記者的來訪,只和黃鶴聊了一會就閉門謝客了,而獎金也在當天捐獻給了物理研究所,他一分錢都沒有留下來,讓人肅然起敬。

不過最難搞定的卻還是鍾先生,倒不是說鍾先生也不願意領獎,而是他現在依然處於隔離的狀態,外人不能夠和他接觸,最後黃鶴只能將相關的獎金獎牌,送到鍾先生親屬的手中了。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言歸正傳,在宣佈了獲獎名單之後,這一次的會議才算是進入了真正的議題之中,也就是中國電子科技產業聯盟的成立大會。

自然,先是黃鶴開始講話,而黃鶴說的,就是之前在酒席上說的那番話,闡述了聯盟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推動中國電子科技行業的展,讓所有企業的技術,生產,專利等等,能夠沒有阻礙的在全國的各個企業之間流通,同時也讓善於研技術,捨得研技術,但是缺乏生產製造和變現能力的企業,獲得一個將技術變現的機會,讓他們的科研成果能夠直接獲得利益。

這些話其實之前已經透過很多大佬放了風了,大家都知道這一次聯盟是為了什麼,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老闆願意過來,他們都是看中了聯盟之中帶來的利益。

此時透過黃鶴一段長達兩個小時的演講和講解,可謂是更加系統和完善的描述了整個聯盟的執行機制和各種待遇途徑。

實話實說,在座的很多人都聽得熱血沸騰,因為他們現這個聯盟確實能夠帶來巨大的好處。

在座的基本上都是電子行業的企業家,但凡有些夢想和野心的人,那都是想要將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的。

但是電子行業是高科技行業,不是你想做大做強就能夠做起來的,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和扶持,沒有這些的話僅憑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成功的,這些企業一輩子就只能做一些低技術的產品,無法真正崛起。

後世中國的電子行業是怎麼起來的呢?

其實完全是依靠代工起來的。

隨著中國加入To,世界的各大高科技公司現,將各種生產工作交給中國來完成的話,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且中國還有著巨大的稀土優勢,電子產品需要很多的稀土材料,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材料供應商。

所以如果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的話,可以就地取材,使用中國的大量的稀土材料。同時國內還出臺了一定的扶持政策,國內企業直接購買使用稀土材料能夠獲得更低的價格,最少比出口的稀土材料價格要低很多,這樣就能夠進一步的節省成本。

於是富士康等大型的代加工企業開始在中國建廠,同時各種電子產品的訂單也飄向了中國,很多外國企業開始將一些低端的技術交給中國的代工企業,讓他們有能力來幫自己生產廉價的產品。

如此一來中國的電子行業才漸漸的展起來,從慢慢的只能夠生產一些小元件,變成了能夠生產整套的積體電路和元器件。

最後展成了全世界8o%以上的電子產品,都是從中國市場進口和採購的,也就有了中國國產手機的繁榮。

出現了哪怕是一個教英語的精日老師,想要做一臺智慧手機,然後只用了1o個月的時間,就從無到有,拼奏出了一臺錘子手機出來,還莫名其妙的大火,佔據了不小的手機行業的市場。

這看上去似乎是這位老師的個人能力驚人,其實是國內的電子行業達的功勞,否則也不會出現是人是鬼都去做手機,一年之內湧出上萬個國產手機品牌的奇蹟出來。

不過現在,中國的電子行業還沒有崛起,因為那些代工的訂單還沒有進入,國內僅有的一些電子企業處於嗷嗷待哺,可憐巴巴的狀態之中。

而聯盟的出現,就替代了之前各種外國代加工訂單的作用,他們不用從外國人手中獲得技術和訂單,只要加入聯盟,就可以得到聯盟中的各種技術和訂單,這是一個任何電子企業都無法拒絕的誘惑。

所以當黃鶴的演講完畢之後,全場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聲音之響亮,讓雷軍等人無奈,看來他們指望的只有三分之一人加入聯盟的夢想是無法實現了。

喜歡富從盲盒開始請大家收藏富從盲盒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