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楚後 第277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楚昭對她一笑:“不是,他誇我很好很好。”

阿樂哦了聲,又哼了聲:“不用他誇。”

是,她現在對別人的誇還是恨都不在意,但——楚昭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微微一笑,謝狼這樣稱讚她,為她振臂高呼,視她無所不能,還真是有些——

挺開心的。

“謝大人說。”楚昭將鏡子放回去,“我很快就能得到回應了。”

阿樂忙道:“我也這樣認為。”

楚昭哈哈笑:“好,期待你們吉言成真。”

這一天果然沒有等太久。

在一個月後一個悶雷滾滾的朝會上,大殿的門關上也沒能阻擋雷聲,這讓每個官員都不得不大聲說話,殿內更加嘈雜。

當刑部說到一樁待決斷的罪犯名字時——這其實沒什麼特殊,都已經經過幾輪審訊,慣例一問,就塵埃落定。

但當名字報出來,皇后又開口了。

“這個人。”她說,“怎麼就定了死刑了?”

殿內的聲音立刻停止了,只餘下雷聲滾滾。

其實皇后說什麼,大家也沒聽清,現在聽到皇后開口,也成了慣例,直接沉默就好。

“我看過這個卷宗,案犯荊州中正屬官,名鄭夏,說其收受賄賂,售賣定品考題,但看查證,並不能證明考題是他售賣的啊。”

皇后的聲音再次問。

殿內依舊沉默。

再沉默一刻,皇后就知趣不說話了,然後太傅就會讓進行下一個議題。

皇后果然不說話,官員們垂著手,有閒心的還在袖子裡掐手指頭數著,一,二,三——

“皇后娘娘明鑑——”

官員的聲音響起。

在場的官員們鬆口氣,但下一刻又打個激靈,不對啊,這不是太傅會說的話。

不對,這也不是太傅在說話!

沉默的朝堂一陣躁動,紛紛尋找聲音所在,視線轉向佇列的後方。

有一個官員正走出來,他似乎很緊張又似乎很激動,而在他身邊,有四五個官員試圖拉住他。

“朱大人,不可。”他們發出急促的低聲。

但當所有的視線都凝聚過來時,他們被雷擊中一般紛紛退開。

那位官員陡然獨立,分外扎眼。

耳邊是悶雷,官員抬著頭看到無數視線,一貫站在後方的他,第一次面對這麼多注視,一瞬間有些眼暈,尤其是看到太傅鄧弈沉沉的臉,寒意森森的眼。

但他又看到一雙眼,龍椅後的女孩兒雙眼燦若星辰,蓋過了四周所有的視線。

“翰林學士,朱詠。”女聲喚出他的名字,“有何話說?”

皇后,竟然知道他的名字啊,官員怔了怔,看著上方高坐的女孩兒,猛地再向前一步,俯身叩拜。

“臣朱詠,認為荊州中正訪問,鄭夏受賄舞弊案,有冤。”

第三十三章 無視

一聲震雷在殿外響起,劈開了凝結許久旳悶雲,豆大的雨水砸落。

雨聲嘩嘩沖刷,將裡外隔絕成兩個天地。

大殿內諸人耳內雨聲和官員的聲音夾雜。

“臣與鄭夏自幼一起求學,鄭夏家貧,但品行高潔,絕不會做貪汙受賄這種事。”朱詠高聲說。

楚昭搖搖頭:“這並不能證明什麼,這也不是證據。”

朱詠叩頭,他當然知道這個不算證據,否則他這半年多跑前跑後跟無數人說這句話,早就管用了。

走投無路之後,他只能悲哀地重複這句話。

“臣去牢房見過一次鄭夏。”他收起悲哀,“鄭夏說,他只負責保管中正定下的考題,自己都不知道內容是什麼,直到考完了才知道。”

楚昭再次搖頭,她看案卷的時候覺得此案漏洞太多,怎麼看都是隨便推給一個不大不小的官,瞭解此事,但靠嫌犯自己說也不是證據。

朱詠抬起頭:“鄭夏說,他給保管的匣子上貼了封條,他貼的封條跟中正大人在考場開啟的,不是同一個。”

楚昭皺眉道:“但案卷上寫了確定是他的字跡。”

朱詠神情悲哀:“鄭夏其實是左利手,因為不吉,一直掩飾,知道的人並不多,他也練好了右手,日常與大家沒有不同,鄭夏跟我說,那天他是用了左手寫了封條,雖然字跡乍一看一樣,但其實很多不一樣——”

竟然這樣?那,楚昭忍不住傾身:“那他——”

不待她問,朱詠悲慼一聲。

“但在案發開始被詢問的時候,鄭夏就被——打傷了左手。”他俯身在地,聲音嗚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