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楚後 第208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陛下一定會平安長大。”謝燕芳說。

齊公公不再多說,身為內侍,他不跟皇帝以外的任何人親近,再叮囑別太勞累就告退了。

謝燕芳也不留他,也並沒有歇息,一直寫完幾封信才停筆,杜七從外邊進來,說:“這樣能拖多久?”

謝燕芳笑了笑:“一天都拖不了,蕭世子都到這裡,哪裡還會要臉面。”

他讓陛下這樣做也不是為了拖延,是為了跟陛下親近,是為了給這件事火上澆油,是為了讓即將到來的對戰變得天下皆知。

鑼鼓喧天旌旗招展,打破了京城的安寧,民眾驚惶不安。

“這是出什麼事了?”

“無須驚慌。”官府的官差,巡城的衛兵都在跟民眾解釋,“為了保障京師民眾安危,陛下詔中山王來,增兵十萬,進可以支援邊郡,退能守京城。”

原來如此啊,民眾們鬆口氣,還好還好,雖然楚岺不在了,朝廷還是有應對的,增兵了就好,京城加固防守了就好。

為了讓更多民眾得知這個喜訊,官員們原本十天的路程走了十五天,才與中山王世子的兵馬相遇。

除了原本聚集在中山王兵馬附近的民眾,還有更多的民眾聞訊跟來,在漫天荒野中見證中山王世子接聖旨。

當晚荒野裡燃起了無數的篝火,官員們帶來了皇帝賜的酒肉犒賞將士們,氣氛很是熱烈。

中山王世子的營帳裡卻很安靜。

蕭珣看著眼前的聖旨,抬手扔進火盆中。

“我最恨聖旨。”他說。

第七十九章 無阻

聖旨在火盆裡燃燒,騰起黑煙,燻得屋子裡的人臉如鍋底。

安靜的營帳裡並不是只有蕭珣,在他對面還站著三個朝官。

他們知道蕭珣來意不善,但還是沒想到,蕭珣會當面把聖旨燒了。

這是一點臉面也不留,直接就撕破了。

“世子。”為首的朝官厲聲喝道,“你大膽!”

蕭珣一笑,酒窩深深:“大人,我不大膽,我能來到這裡嗎?難道在你們眼裡,我蕭珣膽子很小嗎?我來做什麼你們心裡很清楚,你們來做什麼,你們心裡也很清楚。”

他伸手指著燃燒的聖旨。

“以為拿著這個東西就能攔住我嗎?”

一個朝官沉聲道:“蕭珣,你們父子果然違背聖訓,要行大逆不道之事嗎?”

蕭珣輕嘆一聲:“什麼叫聖訓,什麼又叫大逆不道?你們難道忘了,我也姓蕭,我父親也是皇族血統,先帝荒淫無道,教子無方,做出這種有違人倫的惡事,這皇位本就該讓與賢能之人,讓一小兒坐皇位,讓一個出身寒微的小吏,一個外戚掌管朝堂,這才是大逆不道。”

“賢能之人會做出你們這樣的事?欺負一個喪父喪母繼位的稚童?”朝官冷冷說,“賢能之人會以百姓為盾甲威逼朝廷?”

另一個朝官沉聲說:“這個聖旨就是顧全你們父子面子,勸你們迷途知返,一切都還來得及。”

蕭珣哈哈笑了,鐵英更是上前一步,刀對準了這位朝官。

朝官面色微變,但挺直脊背沒有後退。

“先別殺他。”蕭珣道,“還沒到時候。”

鐵英收刀退回去。

“欺負稚童。”蕭珣輕聲說,“我父王當年不也是稚童嗎?”

他看著三位官員。

“以百姓為盾甲——不只是我,也是你們啊。”

“你們下著聖旨給誰看的?不是我,是為了哄騙民眾。”

“京營十萬大軍已經在前方列陣,四面八方十幾萬郡兵已經圍攏,就等我不接聖旨,不聽從聖旨,然後以忤逆之罪開戰,到時候刀劍無情鐵蹄滾滾碾壓了民眾,就不是你們朝廷的過錯。”

說到這裡蕭珣一笑。

“不過別擔心,朝廷的心意我不會讓它空付。”

“我接了聖旨,聽從命令,護衛京城。”

“但是,有一句話你們別忘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說罷示意鐵英。

“讓三位大人歇息吧。”

不待三人有所動作,鐵英上前抽刀回刀抬手三下打暈了三人,三人跌倒在地上。

蕭珣看也不看踩著三人走了出去。

“諸位,三位大人也會留下來,與我們一同護衛京城。”他走到營地外邊,對聚攏圍繞的民眾宣告,“就算衛將軍楚岺不在,西涼也休想踏入我大夏,休想傷我大夏子民一人。”

民眾們高聲歡呼。

在一片歡呼聲中,蕭珣對身後的將官道:“明日拔營,分兵四路繼續向京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