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過錯 (第1/3頁)

加入書籤

(有人說要把提醒放前邊,請暫時攢文攢文,大概還有兩三天山上就結束了,這幾人前塵舊事心路歷程真實面目生死就交代清楚了,ps只是山上結束了,不是小說結束了,不耐煩的可以直接到月底,看最後一章也可以,麼麼噠,)

.....

.....

“他要殺的並非是我,而是皇寺的存在。”

四大師說道。

“皇寺的來歷你們很清楚吧?”

宋嬰視線看向他,眼神還有些茫然神魂不在,沒有說話。

“劉邦斬白蛇呂后看雲彩。”薛青靠著山石說道。

傳說當初那寺廟的和尚看出大周高祖是帝王之像才救助贈書授業,這跟歷史上很多帝王傳奇一樣。

這也是皇寺被天下所熟知的來歷。

秦潭公道“皇寺原本是一位隱士避居的地方,隱士博才多學天文地理皆能,扶助了高祖。”

傳奇是傳奇,透過傳奇還有真相。

四大師道“博才扶助是真,呂后看雲彩也是真,成就帝王霸業,離不開真真假假。”

秦潭公應聲是,恭敬道“如果沒有皇寺,大周楚氏就死在大齊末年了。”

四大師道“當初先師救助他教授他天文地理,高祖也確有過人之才,能當上帝王成就一番霸業,不單單是某一個機緣的功勞,如果高祖自身無能,教授那些天文地理也沒用,高祖沒有遇到皇寺,也不一定就成就不了霸業,或許會晚幾年吧,這些事誰又能說得準。”

“過去的事就不說了,皇寺對大周高祖有恩,大周高祖也給了皇帝至高的回報,這回報,對於雙方來說也是互惠互利。”

“皇寺的先祖是個懷才不遇的隱士,收到了高祖這個弟子,一躍成為帝王之師,所學可以傳承天子,夫復何求。”

“而對於當時的大周來說,國初立,前朝餘孽殘留,各地軍匪作亂,有皇寺認天下主的傳說存在,可以安撫民心穩定朝綱。”

“所以皇室認皇寺為師,且還將下一任皇帝交由皇寺大師來認定,好證明大周的皇帝是天定,而皇寺大師也很願意有天子為弟子,這世上沒有比天子這種學生更能將自己的才學理念傳承揚廣大了。”

“這就是皇寺以及大師和皇帝們的關係。”

“除卻了安撫民眾彰顯大周楚氏皇族血統的需要,我相信,一開始的時候皇帝們是真心要跟隨大師學習,大周的皇帝們也相信,大師也只是想要當個老師,好好的教書。”

這句話啊,薛青微微垂目,倒也不是聽他第一次說。

那時候為了救張攆引一系列事,四褐先生現她才是幕後主使時,兩人互相真真假假的表明了一下各自的心跡,她為什麼會做些事,因為最初心的目的是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教書先生,詢問四褐先生為什麼教授明知是女孩子身份的她,他說他是個教書先生,只想好好教書。

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啊。

四大師的視線從她身上掠過,看向前方。

“然而。”

“這件事本來就是錯的。”

“皇權是天下至高無上的,劉邦斬白蛇也好呂后看雲彩也好,傳奇以及聲名對於它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必不可少,當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利並非由大周皇帝來定傳承,反而由一個傳奇存在決定,矛盾就開始了。”

“帝師不是隻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而學生們也不僅僅是為了讀書學習。”

“不再為了學習的學習,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師徒就漸漸的沒有了師徒的本心。”

“最初皇帝和皇寺,我相信是有師徒真情,我也相信傳承中肯定有真心學習的皇帝和真心為師的帝師,但世事無常...”

“沒有了本心,時間又最無情,曾經的情分淡去,矛盾越來越多,比如皇帝和皇寺中意的皇子不同,比如皇子們為了謀取皇寺中意各用手段,比如皇寺大師們也並非無慾無求,皇帝和皇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詭異。”

“或許大家都察覺到這一點吧,但牽絆太深,傳奇謊言太久已經沒有辦法解決,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直到元祝的出現。”

四大師收回視線看著在場的三人。

“元祝是個特別聰明特別厲害的孩子。”他道,眼中毫不掩飾驕傲,“雖然是個生在深宮的皇子,心性卻不亞於開國成霸業的高祖。”

“當第一次見皇子們時,我就看中他。”

“但第一次他就表達了對皇寺和我的質疑。”

“當時來見我的是他和元佑,元佑就是謙王,元佑對我恭敬有禮又畏懼不安,而元祝則隨身帶了條蛇,趁我送別皇帝時,放在了我蒲團下。”

薛青哈哈笑了,山頂上只有她的笑聲,略顯尷尬。

“不好笑嗎?”她道,看了看秦潭公和宋嬰。

宋嬰自然沒有理會她,秦潭公對她笑了笑。

“先帝小時候是比較頑皮。”他道。

“這不是頑皮,這是不喜歡。”薛青道。

四大師默然一刻,道“他一開始是不喜歡我,膽子又大,送到蒼山三天跑一次,竟然堅持幾年而不改,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後來我讓他明白我是真的教他讀書習武,讓他知道他要學的都是最好的,他是個愛學的孩子,也知道自己要什麼,漸漸的他就明白我的意思,不再胡鬧。”

說到這裡微微一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