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五章 登場 (第1/3頁)

加入書籤

“...罪臣為先帝出行執旗....”

一人在殿內大聲說道。

先帝出行是太平三年五月,京城最美季節,綠樹成蔭百花齊放。

皇帝要出行的訊息已經傳了很久了,當禁軍在大街上疾馳,皇家的儀仗從宮門前緩緩擺開向城門延綿,淨水灑街黃土鋪路的那一刻,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最前方六象為先,其後百騎清路,執旗的有兩百人,與宮廷的百人鼓吹一起前行。

他們之後便是司天監,馬隊六軍儀仗、金吾衛等等將近萬人,再然後才是朝廷的官員們。

大殿裡站著的官員中有不少當時就在其中,此時神情有些茫然,似乎又回到了當日在泱泱的人群擁簇下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上。

他們回頭,就看到宰相們,這是導引的壓軸也是皇帝車駕的前導。

那時候,也是陳盛和王烈陽。

殿內的不少官員們抬頭向前看,看著站在殿前的陳盛王烈陽.....就像現在這樣,只是,他們的視線越過陳盛王烈陽看向龍椅,龍椅上空空,兩邊的雉尾扇晃動,漸漸的似乎又浮現一個高大的身影。

明黃的龍袍,華麗的冠冕,高大俊秀的身軀,正值壯年的皇帝氣勢非凡,坐在高大的玉輅上端正威嚴。

其後皇后的車駕跟隨,年華正盛的皇后鳳冠霞帔親自相送。

皇帝皇后穿行大街上,萬民叩拜山呼萬歲,整個京城如同地動。

盛事啊。

只是沒想到一個月後......

“....罪臣親眼看到秦潭公與陛下在山坡下生爭吵....陛下先一步離開....秦潭公隨後不見蹤影....”

“....臣當時守南營,秦潭公夜離開,臣...當時未敢阻攔...也沒有詢問上報...臣萬死....”

“....臣當時任橋平驛驛丞,親見秦潭公率百眾黑甲衛經過向平涼關方向而去,皆攜帶弓弩刀劍重器.....三日後平涼關遇襲全員覆滅...”

“....臣當時在陛下營前護衛,那日我該當值,但卻被調換,這是從未有過的.....天亮後便得知陛下病重...”

“....其實陛下病重的訊息不是天亮後,臣當時在管庫,那夜睡得不踏實,聽到外邊有人呼救,當時害怕沒敢動....但那個聲音我恰好認得,是陛下的近侍鐘太監,天亮後現鐘太監已經死了,說是畏罪自盡....”

殿內的講述聲一句接一句,站在側殿聽得清清楚楚的薛青將當時的事大概勾勒出來。

秦潭公與皇帝生了爭執,應該很激烈,然後秦潭公私自離開皇帝所在,率兵外出,搶佔了臨近的一個重要關口,可以阻止大軍增援,然後回到營地,調換了當晚的守衛,殺了皇帝。

一切很突然,但這又絕不是突然生的事,秦潭公勢必已經早有安排,佈局完善,行動快,雖然有這些缺陷遺漏,但對整體的事沒有太大影響......如不然這些證人也不會十年後才站出來。

現在站出來跟十年前站出來的效果可不同,因為太多的痕跡已經湮滅在時間中了。

念頭閃過殿內傳來秦潭公的笑聲。

“荒唐。”

“這叫什麼證據?”

“你見我與先帝爭吵,那在場的諸位又有誰沒見過我與先帝爭吵?”

“我與先帝有分歧有爭執從來不是秘密,我以前敢這樣做,現在也敢這樣說。”

“至於你,我離開營地也不是一次兩次,你為什麼不阻攔查問?那是因為前幾次你已經知道我有陛下手諭。”

“你現在來指我為罪,我倒是想起來了,該被問罪的是你,就算多次見我進出有陛下手諭,也不可不查問,我當時就打算治罪與你,只是先帝事忙亂,就放你一馬。”

“既然現在你又回來了,那就重新問罪吧。”

“而你,被調換,軍令如山倒,調換自有調換的理由,難道還要跟你這個小兵解釋?有令不遵,私下非議,惑亂軍心,你如果還自認是兵,你現在回答我,你此舉在軍中該當何罪?”

“至於鐘太監為什麼呼救,陳相爺王相爺你們應該知道,時到今日也沒有什麼不可說的,當時陛下如此狀況,相爺們要問罪隨侍的人,鐘太監畏懼奔逃被兵衛當場誅殺。”

秦潭公手扶著玉帶在殿前踱步到那八人面前,居高臨下俯視。

“說來說去還是這些子虛烏有的,自從先帝去了,這種傳言一直有,傳了十年了也沒有些新內容。”他說道,又看向殿內諸人,“先帝在時,人人都說我秦潭公受寵跋扈,諸如在外不聽調令,吃穿用度行逾矩,欺男霸女,羞辱朝廷命官,彈劾的奏章日日不停,先帝不在了,人人便都說我權盛跋扈,謀害先帝,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話我都聽膩了。”

陳盛道“那秦公爺你十年縱兵追殺五蠹軍又是為了什麼?”

殿內忽的安靜一刻。

開始了!問罪秦潭公必然是同等地位的陳相爺才可以,所有的視線看向陳盛。

秦潭公也轉過頭,道“五蠹軍麼?亂軍之罪不當誅殺麼?”

陳盛道“那宗周在民間蒐集女孩子又是為了什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