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六章 想法 (第1/2頁)

加入書籤

更何況這隨意帶來的後果並不隨意,曲白有些無奈,道“老師,我今日一開口,大家都會認為是你開口了。”

老者笑了“我開口又怎麼了?我只是病了,又不是啞巴了。”

但您是陳盛啊,與王烈陽秦潭公等四人並肩的顧命大臣,你開口不亞於皇帝開口...曲白凝重道“老師,王相爺或許認為你與秦潭公有商量啊。”

陳盛道“商量什麼,這不過是對一件事的看向相同而已,他愛怎麼想就怎麼想,我一個病叟還要顧忌他的想法?”說罷將茶杯扔回桌子上。

茶杯旋轉歪倒,曲白忙伸手扶起,應聲是,道“秦潭公此舉不知道是能得天下士子之心還是寒其心。”這種君子試會給一些士子機會,這些人會感激,但同時又加大了別計程車子競爭,機會總歸是隻有那麼多,不甘嫉恨在所難免。

如同所有的朝政一樣,好壞總是摻半,沒有人人都滿意的。

陳盛淡淡道“你多慮了,他才不在乎天下人的心,他只在乎他要做的事。”

曲白看向他,卻又低下頭,端起茶杯“老師還要茶嗎?”

陳盛笑了,道“在我跟前欲言又止何必,你是想問我的心所為,這沒有什麼逾矩的,我也沒什麼不能說的,我就是覺得這事不錯,說不定能撿到一兩個書法奇才...也蠻好玩的。”說到這裡眉頭一揚,“不如,我去當考官吧。”

曲白嚇了一跳,道“老師你不要說笑。”

陳盛卻精神奕奕,在屋中踱了幾步,道“我沒有說笑,這個真不錯,真不錯。”又喚人,“去告訴他們,我要做考官之一。”

既然是六藝,總不會只有一個考官,曲白看著興致勃勃的陳盛,無奈道“老師,現在這些都還沒定下...什麼時候考怎麼考在哪裡考,都要一番商議。”

陳盛點頭道“自然要商議,還少不得一通扯皮。”

秦潭公提出,王相爺同意,兩方合作又互相提防,必然要各自為各自的利益而戰,且這件事真要推行關係很大,別的利害不說,必將有一批博才多學計程車子入京,能將這些士子攬入門下是很大的助力。

陳盛看著書案,道“那多我一個參與也不多。”

那就更亂了,曲白心道。

陳盛忽的抬手“墨來。”

這是來了揮毫的靈感了,陳盛知道老師的習慣,挽袖上前磨墨,陳盛在書案前凝神靜立一刻,懸腕揮毫,在大紙上寫下大字,如錐如刀挺勁溢位紙面。

曲白不由凝神屏氣,廳堂裡外一片安靜。

但此時君子試的訊息讓整個京城都熱鬧起來,隨之向外散去,引得天下士子震動。

.....

長安城的社學也不例外。

“...只要透過了就直接是舉人了...”

“...不對不對,必須透過會試之後才是,否則就什麼都不是了...”

“...你要去試試嗎?”

“...我拿什麼試?我只會科舉寫文章...”

學生們或者激動或者無奈,各種情緒交織,變得嘈雜浮躁。

薛青轉過山路,耳邊的笛聲更嘹亮,一個背對的身影也出現在視線裡,她沒有開口呼喚而是在一旁坐下來傾聽直到一曲作罷才起身。

聽到腳步聲樂亭回頭,見是她便一笑。

薛青道“有個好訊息,朝廷要開君子試,不用做文章,只考君子六藝,樂亭你樂藝出眾可以一試。”

樂亭對她比了個六的手勢,道“六藝啊,我只會一個樂技又有何用,更何況這是面對天下的君子試,天下之大奇才之多不可計數,我只是會,並不是多出眾...”看著薛青笑,“..這君子試不適合我。”

君子六藝並不是誰都能具備的,對於家貧讀書都讀不起的人來說,哪有能力去學習六藝,也只有那些衣食無憂的子弟才可以,薛青默然,又笑了笑,道“我是想著你既然不能科舉,不如去試一試,我不是高看你,我是相信你可以出眾。”

樂亭點頭道“我也相信,但不是現在。”看向遠山曠野,伴著夏風有山鳥如扇般掠過,“是將來。”又道,“而且相比於君子六藝,我更喜歡讀書研習先賢。”

薛青點點頭道我明白了。

樂亭將笛子收起道“不要說我了,你呢?我聽著是個好機會啊,你可以一試。”

薛青嘆氣,道“看看再說吧...”

這薛青出身是和自己差不多的貧寒子弟,詩書禮儀什麼的也太多接觸,這個君子試並不是為貧寒子弟所設,嘆息如此吧,樂亭想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