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奏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光遠站在長安城街頭,一瞬間有些恍惚,自己不過睡了一天一夜,感覺變換了天地一般。

曾經繁華熱鬧的街市消失不見,米糧油鹽茶鋪子都門板緊閉,連酒樓茶肆甚至青樓都如此,街上站著不少惶惶不知所措的民眾。

這突然罷市,百姓們先吃喝就成問題。

“快去啊,城外十里鋪還有店沒關呢,快去搶米糧。”

不知道哪裡喊了一聲,頓時街上的民眾都向外狂奔,站在街角的李光遠等人只覺得狂風捲過,再看街上空蕩蕩一片,而城內四處都正響起喧囂,現在大家是搶著米糧,接下來就會物價飛漲,不止是長安府,還會蔓延開來,波及整個西京路.....

怎麼會突然這樣?這可不是一個人能在背後操縱的,也不是一家兩家能做到的,除非整個長安城世家大族鄉紳豪商們齊動...但是為什麼?他們怎麼...李光遠神情怔怔“這是怎麼回事?”

“昨日衛家去雙園討要女兒屍,結果也被廖大人說是嫌犯要抓起來...”一個官員低聲道,“當時場面就亂了...然後一夜之後,長安城就開始罷市了..”

“說是廖承以長安府人人為嫌犯,長安府人人不得安...不得不閉門思過。”另一個官員道。

李光遠就明白了,這麼說,現在不是學生秀才們鬧事了,而是整個長安城都要鬧事了。

這可就鬧大了。

“大人,快約見四大族八大家,他們肯定參與其中....”一個官員急急道。

李光遠卻抬手,看了眼空蕩蕩的街道,再聽城內四面傳來的哭喊喧鬧,道“不,本府要寫本上奏。”

上奏?官員們愣了下,是要告訴西京路官員這裡出事了嗎?

“我們已經派人去了...”他們忙道,“此等大事並不敢隱瞞。”也隱瞞不了,搶購這種訊息有時候比驛馬傳遞的都快。

現在李光遠要做的是趕快召集長安府的這些鄉紳大族交涉,讓事情儘快結束平息,免得引民亂。

李光遠搖頭道“本府要上奏朝廷,廖承橫徵暴斂,胡亂抓人,天怒人怨,長安府民不聊生。”

什麼?諸官驚駭,這...

李光遠道“廖承視長安府人人為嫌犯,本府為一府之尊,當為第一號嫌犯,本府寫完這個彈劾奏章,就會自請入獄。”

事到如今亂事已起,廖承與長安府民雙方必須分出一個對錯勝負,那就不要想中庸了….

在場的官員們也一瞬間明白他的意思,如果不把罪訂死在廖承頭上,那麼罷市的亂罪就要扣到他們頭上了….

“你們維護好民眾,不要被人趁機作亂,這次的事由我一人擔起。”李光遠沉聲說道,說罷一甩袖大步向府衙而去。

這下長安城真要鬧大了,餘者諸官面色白,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

建興元年九月初八,長安府突然陷入混亂,確切說已經混亂很久,但那只是學生秀才讀書人們吵吵鬧鬧,但就在今日風起雲湧,城內店鋪關閉,所有買賣停止,民眾開始搶購,僅僅一個下午米糧價格已經飆升三千文一斗,而隨著府城四周以及長安府下縣也開始罷市,柴米油鹽布之類的貨物有價無市。

而最關鍵的是,長安知府李光遠為不撫慰勸阻治下,掛靴脫冠自請進了大牢,這一下民和官都亂了,罷市的風潮持續擴散,延綿到長安府周圍的其他府縣,雖然很多是因為搶購店鋪不得不關門,但依舊引了更大的恐慌。

不止是長安府,更多的府縣街頭巷尾擠滿了驚慌嚎哭的民眾,以為是西涼人入侵,官府被圍住,甚至有試圖安撫的官員被激動的民眾投擲瓦礫,所有人都在詢問事源頭的長安府到底出了什麼事。

“廖承段山借查案之際,橫徵暴斂肆意抓人,尤其是在兇手自投後,依舊不審問嫌犯,繼續抓人…”

“將長安府人人視為嫌犯…”

“先是學生們請願,將學生們都抓了,青霞先生等教習也被抓起來…”

“..秀才們…”

“…最後說是連死在雙園被殺的人都成了嫌犯,其家人也要被抓…”

“..知府都下了大獄了…”

如此議論到處傳遍,整個西京路官府震動,巡察守備監察紛紛向長安府趕來,而整個長安府各地民眾已經湧入到雙園請願。

雙園門外早已經聽不到讀書聲,與民眾百姓相比,學生秀才人數太少了,他們的聲音瞬時被淹沒忽略不計。

“我們衛氏…歷代忠良…”

“大人,為了自證清白,請讓我們打撈出死者屍,核查驗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